基本解釋
桌上遊戲就係一種用「棋盤/版圖」作為主要舞台嘅遊戲,通常仲會配合棋子、卡牌、骰仔、籌碼、磚塊(tile)、或者模型。玩家要依照遊戲規則,輪流行動,達到某個目標(例如攞最高分、控制最多區域、完成任務)。
同其他遊戲嘅分別
-
桌上遊戲:棋盤/版圖係核心(例:國際象棋、Monopoly、大富翁、Carcassonne)。
-
卡牌遊戲:主要靠卡(例:UNO、撲克牌)。
-
模型戰爭遊戲:重點放喺模型同3D地圖(例:Warhammer)。
-
Party Game:多人玩,氣氛熱鬧,有時冇棋盤(例:你畫我猜)。
基本元素
-
組件:棋盤、棋子、卡牌、骰仔、籌碼、tile、玩家屏風。
-
設置:開局前點樣擺棋盤、分卡、擺棋子。
-
回合同動作:每個玩家依次做動作(行棋、買資源、抽卡)。
-
資源經濟:金錢、材料、能量、時間、位置。
-
結束條件:點樣判斷遊戲結束同埋勝負。
常見機制
-
擲骰行棋 (Roll & Move):擲骰仔再行步(例:蛇棋)。
-
收集組合 (Set Collection):集齊特定組合(例:Rummy、Azul)。
-
區域控制 (Area Control):控制地圖區域攞分(例:Risk)。
-
工人擺放 (Worker Placement):擺棋子去攞動作/資源(例:Agricola)。
-
建立牌庫 (Deck-Building):一邊玩一邊建立自己卡組(例:Dominion)。
-
拼版 (Tile-Laying):用磚塊砌地圖(例:Carcassonne)。
-
輪抽 (Drafting):喺公共卡池揀卡,輪流選(例:7 Wonders)。
-
合作制 (Co-op):全部玩家合作對抗遊戲系統(例:Pandemic)。
-
Legacy/劇本式:連續多次遊戲,劇情同規則會改變(例:Gloomhaven)。
常見分類同例子
-
抽象經典:國際象棋、圍棋、康樂棋 —— 少機運,重策略。
-
家庭向:容易上手,30–60分鐘(例:Ticket to Ride)。
-
歐式策略 (Eurogame):資源管理,少機運,互動間接(例:卡坦島、Wingspan)。
-
美式主題 (Ameritrash):劇情重,骰仔多,衝突強(例:Zombicide)。
-
Party Game:快節奏,搞笑,適合多人(例:Codenames)。
-
動作技巧 (Dexterity):要靠身手技巧(例:Jenga)。
-
兒童教育:簡單易明,安全大件組件(例:Animal Upon Animal)。
好處
-
腦力發展:邏輯、計劃、數學、解難。
-
社交情感:合作、溝通、公平競爭、耐性。
-
教育功能:學數學、地理、歷史、語言。
-
生活平衡:減少用電子螢幕時間。
歷史簡介
桌上遊戲已有幾千年歷史,例如古埃及嘅 Senet、美索不達米亞嘅 Royal Game of Ur。
印度發展咗象棋,中國/日本有圍棋。
去到90年代,德國「歐式遊戲」興起(例如 Catan),之後令桌遊喺全球再次爆紅。
點樣揀合適嘅遊戲?
-
玩家數量同年齡:2人?4人?小朋友定大人?
-
時間長短:快(15–30分鐘)、中等(1小時)、長(2–3小時)。
-
主題同互動:合作定競爭?和平定衝突?
-
語言依賴度:多唔多文字?有冇中文版本?
-
耐玩性:有冇擴充?隨機變化?可以重複玩?
玩嘅禮儀同體驗
-
解釋規則:講清楚「目標 → 回合流程 → 動作 → 結束」。
-
避免 Kingmaking(專登幫某個玩家贏)。
-
避免 拖延症(諗太耐),可以設時間限制。
-
合作遊戲避免 一人話事(Quarterbacking)。
保養同收藏
-
用袋仔/收納盒裝棋子卡牌,卡牌可用膠套保護。
-
棋盤要防潮,Legacy 遊戲記錄進度。
-
而家好多桌遊有線上版(電腦或手機 app)。
推介入門遊戲
-
雙人:象棋、Patchwork、Jaipur、Azul。
-
家庭 3–5 人:Ticket to Ride、Carcassonne、Kingdomino。
-
合作:Pandemic、Forbidden Island。
-
策略資源:Catan、Splendor、Wingspan。


